增城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于2015年5月29日正式挂牌撤县级市,设立广州市增城区。

增城区目前定位建设成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

在购房政策方面,增城区略显特殊,广州市户籍可在增城区购买多套房屋,外地户籍在增城区限购一套房,但无需提供在广州缴纳的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证明。

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塘镇作为增城区最靠近广州天河东和黄埔中心区,随着地铁十三号线的建成,楼盘配套相对成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此外,地铁二十一号线和教育城规划的落户,使得广汕公路沿线的楼盘也如雨后春笋,较为便捷的交通和较低的均价使之成为置业增城的另一更优选择。

根据政府发展规划,增城区主要分为四大热门板块:新塘、教育城、荔城、石滩。本期小链将对增城区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解剖,同时推荐各大热门板块笋盘,帮忙大家安家置业。

区域现状

1、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

以前,增城是传统的农业区,目前已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和汽车产业基地。目前,在众多行业中,以广本汽车、五羊本田摩托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已成为三大支柱产业。

2016年,增城区累计引进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低碳总部园等311个优质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2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广州市级技术中心17家;累计专利申请量4788件,专利授权量3305件。

2、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中

增城地处广州通往粤东各地的咽喉地带,有广九铁路和广汕、广梅、广深公路以及广深、广惠高速公路经过市境,还有广园东快速公路直通新塘。增莞深高速公路已通车,广河高速增城段、增从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荔新公路改造为超一级十车道的沥清路,全市实现镇通二级公路和行政村通水泥路及客运班车,完善市区和新塘城区公交班线。完成广汕公路增城段20公里和增派、荔三公路升级改造工程。

3、旅游业快速发展

增城地形复杂多样,南中北部形成平原、丘陵和山区三种格局,素称“岭海之奥区”,故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楼人家、正果湖心岛已成为增城生态旅游业的核心景区。近年建设鹤之洲、增江画廊、莲塘春色、天然沙滩泳场、荔湖万亩湿地公园、挂绿湖、白湖水乡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

4、规范化义务教育

截止2016年,增城区有幼儿园155所(公办46所,民办109所),小学96所(公办91所,民办5所),中学53所(公办36所,民办17所),特殊学校1所,中职3所。

5、成熟的医疗配套

2016年,增城区共开业的卫生机构450个,卫生机构数较上年数增加了59家,门诊部20间(比2015年增加了13间)。其中医院13个(非政府举办机构9个),镇级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增加5间),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血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健娱医院1个,香江疗养院1个,120急救中心1个,全区设有村卫生站个数261间。

未来规划

1、打造广州东部交通枢纽

增城以“10.30.60.90”为目标,任何一个镇街10分钟可上高速,30分钟可达广州市中心城区,60分钟可达广州和深圳两大国际机场以及周边铁路货场和港口,1个半小时左右可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加紧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2、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20年力争建成床位总量810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4.5张),三甲医院3间、综合医院7间、中医院1间、妇幼保健院1间、其他专科医院17间。

3、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至2020年,共规划布局中小学220所,合理布局各区域学校数量,实现城镇功能区步行距离30分钟的学校覆盖率为100%。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探索健全PPP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和运营机制,加快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福利等重点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至2020年,实现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达到50张,小区按500-700户标准规划一处社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