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日到3月3日,链家伙伴们依然在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他们做什么?小编先上图,答案就在图里面~

小伙伴们猜对啦!就是链家的文化价值观研讨。简直优秀爆棚,小编也会斗志满满,加班加点为伙伴们整理出优秀大区案例啦!(后续报道记得关注链家零距离~)

小编先为大家奉上这次的现场报道,职业经纪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到底离职业经纪人有多远?伙伴们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呢


足够有竞争力职业化团队,才能让优秀的经纪人留下来~

那么,链家伙伴们也会自问:

承诺即规则,那么规则,可以随意的更改吗?

总监觉得是“为你好”,但经纪人是这么看吗?

经纪人在链家最基本的权力是什么?我们总在说管理的压强,但是能否再多谈谈如何赋能?

我们总在说让经纪人受尊重,但是同事间的互相尊重做的如何?

我们总在说打造职业经纪人,但我们自己是不是职业经理人? 

那么问题来了——

那么链家伙伴也研讨起来啦~

当然,在这里,小编也总结了一些小伙伴的心声~面对管理挑战,作为职业经理人,面对组织氛围的建设,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还有很多90后的小伙伴上台分享了自己的声音,伙伴们有些分享,都把总监聊得脑门冒汗啦~~效果达到~优秀成果在这里。

朝青大区

朝青大区90后伙伴分享了大区做得比较好的经验:比如新人来到店面都是有人带有人教,而且所开第一单,商圈经理会给新人父母打一个电话,与他们一起分享新人开单及成长的喜悦。另外,新人过生日时,商圈经理也会为其父母打电话,告诉其父母,孩子在这里很好,请父母放心。


果园大区


果园大区伙伴分享了这样两点内容:

首先,商圈经理参与新人的“第一次”:第一次带看,第一次签单,第一次午餐等等,我来做,你来看;我来说,你来听;我来讲,你来总结,你来提问;分享哪里好哪里不好,相互促进。

其次,善于发现闪光点:即使一件事结果不好,其中也有可取的地方,发现它,表扬它,肯否定相结合 。

亚运东大区

亚运东大区小伙伴分享说道,大区会一周两次做店内小场景培训,优秀标杆去周围店面传播分享——小场景培训多指:小时间、小事儿、小型。时长多为半小时,人员多为十人,形成以“训”(培训)代“训”(教训)。


另外,链家的CHO(首席人力资源官)郑云端也来到了文化研讨的现场,干货也不少,小编也记录下来啦

链家的CHO(首席人力资源官)郑云端也来到了文化研讨的现场,干货也不少,小编也记录下来啦~

如何让经纪人获得尊严:

1.有尊严:首先是基础素质好,专业。这需要做好培训,不只是业务层面;2.收入体面:有了足够的物质资本,可以更有精力、机会去接触文化层面;3.精神层面:自我尊重,同事间的尊重。

 另外,郑云端也提到了这样一点:

【销售≠顾问】

两者素质模型不一样,顾问需要做自身和业务的管理

管理行动的4步:定目标,作辅导,做评估,做激励

希望管理者打造教练型的文化、做教练型的领导者

下面是博士的分享哦,来看这里~

2天3场的关于经纪人尊严的文化研讨会今天结束了,感受很深的还是很多商圈经理发言时的毫不留情,这是本次研讨会中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希望我们无论在公司研讨、还是大区研讨时我们始终希望保留的。文化研讨的初衷也是为了引发我们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反思,最终达成思维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一致,形成改进方案。

老左在这次群英会上分享了链家赢的策略,我们凭什么赢?核心是两点:第一,消费者是不是真的需要我们,是否真的喜欢我们,还是被迫选择我们;第二,我们是否能保留优秀的经纪人。要做到第一点,就是坚持“真”——坚持真实、公平、透明,坚持敢赔付;做到第二点,就是我们怎么能够推动经纪人的职业化进程。经纪人要长期职业,一方面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其次是要有学习、有成长、有发展;第三,是有一个开心的组织氛围;第四,就是一个体面的工作,让工作更有尊严。

从企业内部来看,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链家经纪人的主流群体。重新定义人员学历入口,坚决招聘统招本科生,让这些有更好教育背景的大学生成为主流经纪人群体,将是我们长期的招聘策略。他们加入这个行业,也在说明中介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在逐步增加,职业的荣誉感在不断增强。90后不仅仅拥有更独立的思考能力,同时更在乎自我的人格与尊严。

今天,我们还存在很多过去简单、粗暴管理留下的后遗症。执行力是我们发展、成长和壮大的基础,过去我们的管理强调执行,未来我们的管理仍会强调执行。执行力是一个组织竞争力的基础,但过去的执行力是“理解也执行,不理解也执行”,强调的是管理者的威信,强调的是去做就好。这个在过去的背景之下,可能是对的。因为过去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客户的需求相对也简单(得到的信息少,选择空间少),能够获取房源和客源,成交的几率就很高,因此做好量化管理很重要,管理者也主要抓量,因此只要去做,出错的概率不大,而且很多日常活动(摆人字板、洗盘电话、刷端口)对于员工的专业度要求不高,相反对勤奋度要求更高,在这种背景下,管理者更多承担的是监督、执行的角度,需要组织来赋予其权威性。但今天,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客户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经纪人的专业能力,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经纪人单纯拼量、拼勤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专业化、职业化的新一代经纪人在崛起。专业是他(她)赢得客户信任的基础,专业首先是经纪人要能够沉淀下来,不断积累,专业也意味着一个个体经纪人在对房源的认识上,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上,在形成一个高质量的带看上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高质量的业主维护、面访上需要专业和沉淀,在这些专业一个优秀经纪人甚至会超过我们的管理者的专业本身,管理者首先要尊重专业,也需要尊重专业的经纪人。因此管理的内容也在发生改变,管理的方式也要相应发生改变。 

尊严的定义,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2013年链家12周年司庆时,我们推出了经纪人的五项承诺,核心就是要解决经纪人基本权利,比如休息休假等基本的生理需求权力,内部调转等选择权力以及陪审团申诉等主张公平的权力。

经纪人要能够赢得尊严,首先要自尊,经纪人要讲诚信、不欺骗客户,提升专业知识,言之有据,遵章守纪,行为规范,我们今天要求的经纪人着装标准、社区公约都是经纪人自尊的要求体现;其次,经纪人的尊严来自于内部人员对他的尊重。如经纪人在内部不能挺直腰杆,他也很难在客户面前挺直腰杆;商圈经理迎合总监,也会刻意来迎合客户业主;经纪人在内部不敢直言,那么他也很难在客户业主面前做到足够坦诚;第三,就是外部客户对经纪人的尊重。客户对经纪人的尊重来自经纪人的专业性,来自经纪人对他的尊重,以及经纪人在服务上的原则与底线。

我想就这3场研讨中收获的一些要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方面是对经纪人基本的人身尊重,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今天一些管理者习惯三字经(如“TMD”、“去死吧”、“你大爷”)、口头禅(“要干就干,不干就滚”;“干什么吃来的”;“这事你都干不好,还是个大学生”)真是要不得,甚至将活动量低的经纪人单独建立微信群,名如“绵羊群”、“小白兔群”等,对于人格的侮辱,非常地不好;另外,还是针对业绩、活动量方面的变相处罚,罚跑步,罚捡垃圾。跑步本身应该是一个愉悦身心的体育运动,到社区捡拾垃圾应该是经纪人发自内心的公益活动,现在却变成了我们变相处罚的一个手段和工具。还有就是很多商圈经理这次也提到年假得不到休息(想休年假,问上级,上级回答“你看着办吧”),调转仍然不顺畅等过去的经纪人五大承诺不能完全落地的情况,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

第二,改变粗暴式的管理,要做到刚柔相济,严而有慈。有些管理者总是希望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形象出现,在制度工作的目标上,制度管理、制度规则上以及日常与经纪人的沟通上会过于随意。比如,一天带看一组的目标,事实上我们也知道这个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但我们往往会对经纪人提出这种过分的要求,甚至做不到还会有变相的负激励,经纪人敢怒不敢言;其次,就是在一些关键的制度规则上随意改变,比如调整休息休假时间,晚上临时召开会议,甚至包括一些重要的业务、业绩规则(比如20%的维护人业绩,拿不到业主书面委托取消;比如客户共享;比如维护人随意更换),让经纪人感觉没有安全感;还有就是一些毫无质量、完全给压力的会议,宣泄式的座谈,甚至威逼辞职(”这个月咱们做不到多少业绩,咱们集体辞职“)。管理上的严格是必须的,我们要对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负责,这是管理本身的价值,对于员工提出合理的目标(跳起来能够够得着的目标),帮助员工去达成这个目标(赋能)以及激励员工去达标,都是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能懈怠。但是我们的确可以去给员工多一些工作、生活上的关照,这个与严格本身并不冲突。在公司的规则、大区的规则上要有刚性,严格执行,但是规则首先不能朝令夕改。

第三,做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眼睛向下看,拒绝作威。链家对运营管理者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唯下不唯上;(2)脚底粘泥。我们希望所有的管理者都向下看,都是帮下级来解决问题的,管理者对下属应该是强绩效、强辅导与强支持。我们与经纪人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互信的关系,比如拍照片查岗(今天已经升级为视频查岗),很多人乐此不疲,但事实上,我们会让经纪人(或下级)觉得我们是不信任他的,他也很难去真正相信我们。这种不信任会加大我们的沟通与管理成本,有时或许就逼迫经纪人造假。他既然能够对上级造假,那么他就有可能对同事造假,进而对客户造假,尊严无从谈起。比如,我们要求照相的时候上级站在边上,开会的时候上级不要坐在中间,都会希望我们能够营造一个平等、互信的内部文化氛围。平等、信任并不意味着上级对下级没有目标、考核、评价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上级不能批评下级,相反,构建在这种平等、信任基础上的管理更具说服力,更能落地,只是对于管理者“强绩效、强辅导、强支持”的能力要求更高了,这对我们而言恰恰就是“难而正确的事情”;另外就是严谨日常工作中要求经纪人给自己办私事,甚至于买东西不给钱;更不许作威,如对“丢房”的经纪人拍桌子;如因经纪人与商圈经理或总监的小摩擦,就要去辞退这位经纪人;在经纪人调转的过程中阻拦设卡,甚至威胁说“死也要死在我手里”等。 

由于这次分了三场研讨,很多思路和想法还来不及在整个公司层面总结和分享,而且这次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很多大区、店面也还来不及分享。因此我们希望趁热打铁,我们希望在本次研讨的框架之内,由各位大区总监以大区为单位组织商圈经理、M店经理以及部分90后经纪人进行再议论研讨,总结和反思大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哪些可以改革的行为(尤其是要革命的行为),包括对经纪人人身基本权利的尊重、杜绝我们管理上的粗暴,促进上、下级之间良性关系。让经纪人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尊严,让优秀的经纪人能够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