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的塔楼、平缓的板楼、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板塔结合,三种建筑类型具体有哪些差异?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大家可通过以下介绍详细了解,合理置业。
板楼的定义
板楼是对建筑结构的构筑物的称呼,板楼一般建筑层数不会超过12层。板楼的平面图上,长度明显大于宽度,板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走廊式的,各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第二种是单元式拼接,若干个单元连在一起就拼成一个板楼。
▲板楼示意图
塔楼的定义
塔楼是对不同建筑结构的建筑物的称呼,塔楼一般是指高层建筑。塔楼的平面图特点是:若干户,一般多于四五户共同围绕或者环绕一组公共竖向交通形成的楼房平面,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同,这种楼房的高度从12层以上到35层,超过35层是超高层,塔楼一般是一梯四户到一梯12户。
▲塔楼示意图
板楼的优劣势
优点:
①南北通透。板式住宅多是正南北朝向,户型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而且户型方正,平面布局合理。通常而言,由于板楼的面宽充裕,因而户型设计更容易出精品。
②使用率高。板楼户型的使用率比塔楼户型使用率高。因为塔楼内的电梯井、候梯厅、变配电机房等都将作为公共面积摊到每个业主的头上。同样是购买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的住房,板楼户型的使用面积往往高出塔楼住户约10平方米。
缺点:
①建筑密度低,房价较高。板楼社区建筑密度低,尽管居住舒适很强,但房价会高,特别是在城区内的繁华地段,主流产品仍旧是塔楼。
②户型格局不宜改造。板楼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板楼,户内多数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变化,不如塔楼的可改造性强。
塔楼的优劣势分析
优点:
①均价较低。 由于塔楼社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因而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让更多的人安居。
②改造性强。塔楼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内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楼甚至可以将整层楼面打通,灵活分割户型。
③视野开阔。由于塔楼一般是高层建筑,塔楼住户可尽览都市美景,相信低层板楼的住房是无法领略这一份心旷神怡的感受的。
缺点:
①居住性较差,舒适度欠佳,同一层总有一些户型在采光、通风方面比较差,而且面积使用率要低于板楼,很容易出现没有自然采光的暗厨、暗卫,居住品质大打折扣。
②使用率不高,存在灰色空间。塔楼户型的使用率普遍低于板楼,而且户型内部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采光、通风,这样的地方被称为“灰色空间”。
板塔结合是指一栋楼中有些户型有板楼的户型特点,有些户型有塔楼的户型特点。一般的,板塔结合建筑表现为:一栋楼,两端是塔楼户型,中间是板楼户型。无论是利用率、性价比还是居住的舒适度都介于二者之间。既可以大体上满足采光、通风和保温等要求,又能适当的提高建筑密度,不管是于住户还是开发商来说,都能找到一个平衡。
▲板塔结合示意图
板楼、塔楼以及板塔结合的建筑各有特点,板楼适用于资金相对充足且对居住要求较高的人群,塔楼适用于资金相对缺乏且急于置业的人群。小编在此建议,购房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