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示范小学名单
部分盘点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历史的足迹
厦门市原来的省级示范小学,一共有十四所,这里面包含了众多历史的故事,也不乏像大同小学这样的百年老校,当然,针对这样省级示范校的评选,多年前本市就已经停止了新增,因此,也让这14所学校成了典型!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里面部分代表学校的风采吧。

1.百年大同,风采依然

厦门市大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2月,时值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际,黄廷元、洪晓春、杨景文等人发起成立“大同两等小学堂”,推举洪晓春为校董会董事长,聘杨景文为校长,校址设在赖厝埕(今大元路鹭江剧场所在地),校舍是向华侨租用的庭院式两层民房,仅有六间不合规格的教室。1912年改为“公立大同小学校”,1929年改称“县立大同小学”。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努力实现教育转轨,以实验性、示范性、高品质、多元化,为办学目标,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创新示范性、实验性的学校品牌,已逐步形成现代教育办学特色。

2.厦门市人民小学
爱国团结、勤奋文明
从高高的日光岩上鸟瞰鼓浪屿岛,你能看到在岛的中央,驼峰岩下绿树鲜花中簇拥着一座别致美丽的红砖楼房, 那就是被编载入福建省小学史册之一的厦门人民小学。
纵观学校历史,尽管沿革时间长,校名变更多,但始终保持其优质的办学传统和优良的办学作风。早在怀仁、颇德时期,学校在本地区教育界中就很有名气,那严谨朴实的教风和勤勉好学的学风就极得社会的首肯。
3.外国语学校
附属小学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2002年前为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是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学校,厦门市教育科研基地。
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位于厦门美丽的筼筜湖畔。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现代化,是厦门市教育改革中有特色的一所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7350平方米,建筑面积9490平方米。原有24个教学班,现有42个教学班,41个教学班正在使用,约2000名学生。



4. 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

为厦师的实习基地之一。当年学校规模为12个教学班。学校地处厦门岛东部新区的繁华地带——莲花新村,占地76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82平方米。
由于厦门师范学校停办,2002年6月26日,经市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依然归属厦门市教育委员会直接管理。2004年1月1日,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事权与财政体制的通知”要求,学校下放思明区管理,学校历史也进入另一个崭新的阶段。
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学、
省文明学校、
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 、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校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省综合实验基地校。

5. 厦门市槟榔小学
厦门市槟榔小学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筼筜湖畔,省级示范校。拥有近100名老师,约2000名学生。占地约15000平方米。
教学楼为红白两色,前面设有200米橡胶跑道,跑道中间有一块优质草坪作为足球场。主席台后面有一块篮球场。由于学生过多,篮球场现开始改造为新教学楼。教学楼分三部分:新教学楼(4、5、6年级),旧教学楼(1、2、3年级)和综合教学楼。其中新教学楼高4层,第一层有一个很大的多媒体教室,前面有50个学生座位,后面有70余个软座。综合教学楼包括教师休息室、办公室、3个音乐教室、6个美术教室和图书馆以及阅读教室。教学楼后面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园。
5. 演武小学


演武小学创办于1929年,原名养正义务小学,1985年迁址于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演武池畔,为纪念郑成功的业绩,市政府将它改名为演武小学。
演武小学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它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该校创办于1929年,原名养正义务小学,文革中又名为七二七小学,后改为东沃小学。
中国第一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就读于该校。1995年8月,杨振宁博士回国参加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国际化学会议时会见了母校的师生代表,他为学校题词,勉励在校学生要“好好读书,创造美丽的未来。”

6. 厦门市民立小学

学校创建于1907年,是厦门市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
清光绪三十三年,由基督教教会创办“民立小学堂” ,1956年人民政府接办民立小学,1957年合并了和安小学。这期间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拥军优属活动。1959年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的荣誉;1962年,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先生为民立小学亲笔题写校名。迄今民立小学的校牌用的就是郭沫若先生的书迹。
1979年,民立小学被确认为省首批办好的十六所重点小学之一,并先后获得“福建省示范小学”、“省红十字青少年模范校”、“省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先进校”、“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单位” 等荣誉。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集体一等奖、组织奖。
备注:以上资料部分来源自厦门市教育局,如有出入,请以教育局官网的信息为主。(http://edu.xm.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