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楼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实施、“5.15”新政出台,导致了二手房成交量和成交均价不断下滑,市场进入了平稳期。
那2018年到底是哪些人还在买房?购房者又有什么偏好?本期专题,壳壳妹儿将以数据说话,为大家还原2018购房人物画像。
性别篇
● 女性购房人数首超男性
在部分地区的传统观念里,买房是男方的事情,所以女性购房人数相对较少。但是数据显示,成都的购房男女占比素来相差不大,2017年成都的购房者中有49.2%是女性;到了2018年,女性购房者人数占比约50.7%,反超男性。

▲2018年成都二手房男女购房比例
成都女性购房人数首超男性,既是社会观念的转变,也代表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这与成都开放、尊重的女性的民风有关,也与“耙耳朵”文化分不开。在成都,女性不再仅仅是购物的主流,渐渐地也成为了购房的主流。
● 女性更爱烟火气 男性务实选郊区
住主城还是住郊区,这是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住主城好,因为主城区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齐全;有人则认为住在温江、龙泉等也不错,毕竟城郊房价不高、住宅新,居住品质还不错。其实无论是主城还是郊区都各有优缺点,不同人群也有自己的不同偏好。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锦江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金牛区、高新区的女性购房者比例超过了50%,说明成都女性更爱住在老城区。与二圈层的房源相比,老城区的小区普遍房龄偏老,但同样他的优点也很明显,发展时间早、配套相对完善,无论是逛街,还是买菜、生活都更便利。更重要的是,老城区人数相对较多,女性认为住在老城区会更有安全感。

▲2018年成都各区域二手房男女购房比例
男性则恰恰相反,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男性在双流、温江、龙泉驿、郫都、新都以及天府新区的购房比例超过了50%。与女性相比,男性购房时不会太在意周边的配套情况,价格是他们最先考虑的条件,所以二圈层的房源获得了男性的青睐。
●女性独爱小户型 男性养家买得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婚前买房,她们的买房目的更多是自己住,或者是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中获得一份“底气”,所以对于房屋的大小并没有硬性需求。数据显示,2018年购买套一的业主中,63.2%为女性,男性仅为36.8%。

▲2018年成都二手房套一男女购买比例
除此之外,套二的购房比例男女各一半,套三、套四及其他户型的购买比例男性均超过5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男性更爱买大房子,这说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经济实力,也反映了他们的购房需求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整个家庭的居住。

▲2018年成都二手房各户型男女购买占比
02
年龄篇
● 中青年依旧是购房主流
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这是许多年轻人毕业之后的真实写照,也是既定的人生轨道。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有42.5%的购房者年龄在22岁—30岁之间,30岁—40岁的购房者比例为35.5%,中青年依旧是购房主流。

▲2018年成都二手房购房者年龄占比
● 年轻人扎堆二圈层 青羊区最受中青年欢迎
年轻人工作不久,经济实力有限,买房一般都是为了自住,所以买房时会更多考虑价格,这一现象引起了年轻人组团买二圈层的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在双流、温江、龙泉驿、郫都、新都、天府新区的购房人群超过一半都是22岁—30岁的年轻人。其中,天府新区比例为56.9%,高居榜首,这与落户政策实施后大量年轻人选择落户天府新区有关。

▲2018年成都各区域二手房购房者年龄情况
青羊区以人文和教育闻名,区域内有大量的知名学校及博物馆,房价也居高不下,年轻人极少选择在这里定居。数据显示,青羊区的购房者以30岁—40岁的中青年人为主,所占比例为53.6%,他们工作年限相对较长,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而本身也面临着为孩子择校的情况,所以会选择在这里购房。
03
户籍篇
日前,2018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出炉,成都脱颖而出荣登榜首。这是成都第11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称号。住在成都到底幸不幸福?媒体说了不算,数据说了算。

▲2018年成都二手房购房者户籍情况
根据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数据显示,2018年有7成购房者为非蓉籍,其中省外人口占2成,川内非蓉籍占5成。越来越多的”新成都人“选择在成都购房居住,这不仅说明成都的房价够接地气,也说明了成都是一个有包容力、亲和力的城市,即使是外来人口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