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如今,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大学研究生的进修之路,我们依然能听到一些因为教育、因为学习而与房子挂钩的故事:有学校划片的楼盘需求增大,高考陪读房租金上涨,北大取消部分研究生在校住宿……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划片小区也好,陪读房也罢,都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堪称住宅、租赁市场上的一个独特品种,更是被一些地产业内人士视作“永不凋落的奇迹”。

但是当我们探究这些需求的源头,房子或许是次要的,大家关注的,其实是把握教育机会本身。面对即将上演的开学大片,为人父母的你,迈入考场的你,离开家乡走入校园的你,准备好了吗?

就苏州而言,孩子上学并不是在划片范围内买套房这么简单,其中的学问很多,盲目买房往往会走弯路。想了解学校与房子的关系,先来看以下7个问题。

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多处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则上以相对稳定、具备长期生活条件的一处合法固定住所(人均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除外),作为确定对口学校的依据。(信息来源于苏州市教育局)

“就近入学”是基本原则,但是学校周边房子的不一定在该校的划片范围内,具体要以每年5月教育局公布的最新划分标准为依据。从苏州近年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校的范围相对稳定,有变动一般也是扩大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新房需要在房子交付后才能确定其所属划片

苏州教育局从201491日开始规定,一处合法固定住所每五年认定一名地段生(同一家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除外),所以如果所购买的房子学位5年内被用过,那就不可以入学。

学位信息可以到教育局查询,房主需要带身份证、房产证等相关证件也可直接致电学校咨询。此外工业园区、姑苏区和高新区已开通电话预约查询服务。

按照《2015年苏州市区小学与初中地段生认定细则》规定,一个家庭如果有多处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则上以相对稳定、具备长期生活条件且人均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的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所以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会通过家访的方式,考察房主是否实际居住。

苏州酒店式公寓的学位认定办法如下

具体来讲,凡是实际居住在园区酒店式公寓,孩子法定监护人拥有70年产权证,且户籍与之相一致,并能举证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属唯一合法固定住所的,该公寓住宅可作为入学依据。在对口学校学位有空余的情况下,可就近安排入学。如对口学校学位不足,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如在苏州市内有其他合法固定住所,或户口在苏州市以内但不在本公寓地址,则酒店式公寓不作为入学依据。

③租住在园区酒店式公寓的,不作为入学依据。

单学位指的是一套房子只在某一所小学或初中的范围内,双学位指一套房子同时在小学和初中的范围内,少了小升初换房的麻烦。

在TVB曾推出的一档纪实节目《没有起跑线》中, 有家长表示,在香港不做两件事就可以活得很潇洒:一、不买房;二、不生孩子,但如果你生了孩子,就得“赢在子宫”。

住在学校附近,寄托了多少中国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费大量心血,甚至不惜全家人省吃俭用,砸锅卖铁,也要买房,要上补习班,把孩子送去好学校。事实,真应该如此吗?

在这场起跑线的竞争赛上,我们看到的不应该是骇人听闻的房价,也不应该是大豪宅的过去与小屋子的现在,更不应该是个别极端的案例,而是这背后,关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这一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与对孩子们美好未来的期待。

知乎答主skiptomylou有个超过13万赞的回答——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求仁得仁。平淡生活也好,激烈拼搏也好,只要最终你获得了你想要的,所有的生活都值得被祝福。人生任何一个阶段的“筛选”都只是一种形式,别被这些一时的标准迷惑。定义一个人最终归宿的,一定是能力和欲望综合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说到底,某些人认为房子可以决定未来,其实也不过是部分人人生这个阶段的“临时标准”而已。房子,有的仅仅是居住功能,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与回忆,如果仅仅把学校旁的房作为衡量孩子未来的唯一标准,未免太失理智,更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买房的路上,综合考虑,理智决定,量力而行。

在这个开学季,愿那些努力拼搏、勤奋学习的人都能顺利结果,有所收获。

——贝壳内容全国联动 全国开学大片如何上演——

   |  太原  |  沈阳  |  武汉  |  深圳  |  杭州  | 

    |  上海  |  大连  |  苏州  |  长沙  |  成都  |  

  |  济南  |  合肥  |  南京  |  郑州  |  天津  |

    |  青岛  |  石家庄  |